网站首页| 期刊简介| 编委会| 投稿系统| 发表流程| 联系我们| 稿件查询     
请确认您的稿件里已注明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,主要包括:姓名、出生年、性别、民族(汉族可略)、籍贯、学历、职称、研究方向 工作时间:早上8:30——下午17:30(周日除外)
(1) 请直接在本站在线投稿,编辑部免费审核(请您投稿时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,以便稿件录用和杂志出刊后及时与您联系) 。 (2) 不违反宪法和法律,不损害公共利益。(3) 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、学术研究成果,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,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;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检测,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。
刊社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刊社新闻

“怀柔一号”卫星再立功:首次发现伽马暴里藏着周期信号

来源:本刊杂志社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点击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21日

 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(记者刘祯、陈席元)我国科研团队利用“怀柔一号”卫星对一例特殊伽马暴的观测数据,发现驱动该伽马暴的可能是一颗自转周期仅1.1毫秒的新生磁陀星。这是人类首次在伽马暴中观测到周期稳定的毫秒级脉动信号,为揭示致密天体并合后产物的性质提供了关键证据。

  该研究由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香港大学合作完成,于9月1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《自然-天文学》上发表了相关论文。

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熊少林介绍,伽马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之一。长期以来,学界认为部分伽马暴由两颗中子星等致密天体并合产生,两星并合后的产物则可能是黑洞或磁陀星等更极端的致密天体。然而,由于伽马暴距离遥远、持续时间短暂、信号成分复杂,此前科研人员缺乏分析并合产物性质的直接观测证据。

  突破来自人类观测史上第二亮的伽马暴GRB 230307A。2023年3月7日,我国“怀柔一号”卫星首先发现该伽马暴并向国际天文界通报,其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持续近1分钟,远超典型的“短暴”,后者通常不足2秒。

  尽管主流观点认为,“短暴”通常由并合后形成的黑洞驱动,但难以解释GRB 230307A如此长时间的能量输出。

  此次研究团队利用“怀柔一号”卫星的高时间分辨率优势,对观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。在爆发发生约24秒后,团队识别出一个中心频率约909赫兹、持续约160毫秒的信号,该信号的脉动周期约1.1毫秒,与团队预期的毫秒级磁陀星自转周期高度吻合。

  “这一成果不仅推动了我们对伽马暴中心引擎的深入理解,也为揭示极端物理条件下致密天体的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。”论文通讯作者、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张彬彬表示。

  据了解,“怀柔一号”是我国2020年12月发射的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,目前已在伽马暴、磁陀星爆发、引力波和快速射电暴的高能对应体、地球伽马闪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。


网站首页 本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系统 发表流程 联系我们 稿件查询

《经济管理》杂志社投稿邮箱:jjglzzstgyx@163.com 为本刊投稿邮箱
《经济管理》杂志社【官网】